
新经典
《哈耶克文选》,(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5月8日是哈耶克的生日,这本文选的出版恰逢其时。重读这位思想家的文章,让人再次感受到他所在的思想传统。这一传统的两个侧翼是:脑、市场、社会,自发秩序的三层次的扩展网络——哈耶克在这一领域内的努力,由他早年的著作《感知的秩序》代表;演化道德哲学——哈耶克在这一领域内的努力,由他晚年的著作《致命的自负》代表。
哈耶克的上述思想传统,即使在西方社会也尚未充分发展,或许还在日益萎缩。这一思想传统在今日中国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扭曲了的,尤其是他关于“自生自发秩序”的思想,被等同于“自由市场”思想,于是他对自由市场道德基础的论述便被普遍忽略了。希望读者借重读哈耶克的机会,纠正以往对哈耶克思想的误解。
难得的是,在这样一个浮华和喧嚣的时代,还有一些学者如冯克利,长期坚持哈耶克著作的翻译与研究。他的译文的价值,不应以这本书的售价来衡量。
《难以忽视的真相》,(美)阿尔·戈尔著,环保志愿者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戈尔曾任美国副总统,并与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其知识分子品格(这意味着他缺乏从政的品格)、家庭背景(格外推崇知识与技术)、教授风度(有些像汉语里描述的“书呆子”)以及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令人敬重的激情,让我们很乐意推荐这本书。
“难以忽视的真相”旨在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首先,它意味着“环境”被忽视了,忽视了太长时间以致其实已经晚了。其次,它意味着既得利益集团——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仍在继续遮掩“环境议题”,不让它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议题,不让它成为资本市场的影响因素。
知识与情趣
《女心理师(上)》,毕淑敏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最近的经验表明,不仅这位作者的名字,而且“华章同人”策划的书,都需要读者认真对待。小说中女心理师遇到的,是当代中国真实的转型期社会心理案例,其中也包括她自己——不要轻易错过了女主角自己故事的开端,它悄悄地隐藏在第108页附近。
其实,读到“第六个来访者”的时候,你已经读了七个人的案例。毕淑敏采用现代叙事方法,遵循着心理治疗的疗程——每人每星期一次,每次50分钟——展开八个人的故事,平行地、交错地,以致阅读中不得不做一些笔记来跟踪她的叙事。
《疯狂的投资:跨越大西洋电缆的商业传奇》,(美)约翰·戈登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我们曾向读者推荐戈登的上一部作品《伟大的博弈》。而这部作品描写的,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诞生过程。这一过程归功于电磁理论和电报技术的进展、真正富于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延伸了中世纪后期对宗教改革偏激情感的反抗的“宽容”情感。
不错,宽容其实是一种情感,那些四处讲述一个被普遍认为是“天方夜谭”的投资故事的企业家们,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宽容的。例如,那位在19世纪50年代让投资人的35万美元血本无归的船长,居然没有遭到起诉?还有,难道“有限责任公司”不是社会宽容的结果吗?
当然,中国人没有经历过欧洲经历过的千年之久的“无限责任”历史,但至少,中国历史被一种“无责任”的制度中断了半个世纪,那么,“有限责任”公司在当代中国可能承担自己的经济职能吗?读这本书的时候,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就这样冒出来,让你觉得这本书值得读。
《我的千岁寒》,王朔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读者不妨想象,王朔的头脑是上世纪中叶偶然形成于中国大陆的数亿颗头脑之一。由于当时这一区域流行的头脑定型流程,除了少数例外,多数头脑只适合于被装配到更大的机器上;而编号“王朔”的那一颗头脑属于例外,没有办法与任何机器匹配,于是废弃不用。
许多人都说他们读不懂这本书,也就是说,这本书不是写给他们读的。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是过程而不是静止的一堆概念。与知识过程纠缠在一起的,是人生感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非他莫属的人生及其感悟。静止的概念——它们借助于语言(一切种类一切方式的)传播自己——等待着与每一个人的感悟相遇,然后获得自己的生命。否则,它们就是死的概念,静静地躺在图书馆里,尘封,等待着未来。■
本刊学术组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2017-08-22 02:00·吴敬琏呼吁中央尽快建立改革研究班子
- 2019-03-01 02:00·收入分配改革方案10月推出正征求部级官员意见
- 2018-12-16 02:00·黄益平:稳增长核心问题是稳定投资者信心
- 2017-10-12 02:00·林建华:厉以宁是我们共同敬重的好老师
- 2018-10-27 02:00·一位基金经理写给儿子的投资书:简单的语言 深刻的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