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页        经济        资讯        股票        财经        科技        地产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经济学家 >
名家微信圈 @林毅夫
时间:2017-08-07 02:01   来源:网络整理

摘要

【名家微信圈 @林毅夫】经济下行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佳时机。当前,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并非孤例。面对稳增长压力,政府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缓周期的措施。

  经济下行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佳时机。当前,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并非孤例。面对稳增长压力,政府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缓周期的措施。此外,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要用中国自己的办法解决,不能依靠国外的理论,而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应该加强理论创新,不要再让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有一些分析认为,巴黎恐怖袭击将沉重打击脆弱的欧洲经济,全球航空、旅游等行业将首当其冲,欧洲央行将不得不更加宽松货币政策,美元、黄金等的避险需求将上升。我个人的看法,这种分析既不符合事实,也和包括911在内的重大事件发生后,全球经济的走势并不相符。相反,在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欧盟内部为经济政策吵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巴黎恐怖袭击反而能够让欧洲内部团结起来,应对危机,这事实上给了欧洲经济又一次合力走出危机的机会。巴黎恐怖袭击之后,全球行动一致的反恐战争,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走出7年危机的转折点。

  当前住房市场的问题是没有把住房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进行严格的界定或区分开。这就使得中国住房市场会成为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在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只要房价持续下跌,住房投资者一定会退出市场。尽管一年多来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但是这些政策却会产生一种效果,即让持有一套以上住房的投资者利用优惠信贷政策及税收政策持有更多的住房。但这些住房投资需求是有限的,只要预期逆转,这些住房投资需求会立即消失。只有把住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用税收政策严格限制及区分开,让住房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才能把住房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通货紧缩是非常典型的经济周期过程当中低迷时期的情况,这些都是前几年经济过热的后遗症。宏观政策基本的作用是逆周期调节,经济过热的时候要采取抑制的政策,经济冷的时候要采取稳定的政策、托住的政策,过冷的时候,当其他经济主体都不投资的时候,政府也不必羞羞答答地觉得自己投资就不好。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在于它促进了企业的优胜劣汰,使得企业更加重视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而且注重专业化和增加创新意识。

  我愿意做一个预测,也坚持认为,从现在开始,未来10到15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速度应该是7%以上。“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面临三大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一是供给结构能否作出根本的调整;二是能否解决资金难以落地,在金融领域内部打转转,重构实体和虚拟经济的回报率;三是能否构建新型的政府与企业关系。

(责任编辑:DF208)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编辑: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