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页        经济        资讯        股票        财经        科技        地产       
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经济 > 要闻 >
港股TMT市盈率倍增,赴港IPO或成最佳选择
时间:2017-07-31 15:11   来源:未知

上半年内地、香港股市水火两重天,内地资本市场遭遇定增减持新规,创业板指数下跌7.3%,近日再受金融工作会议影响,前景黯淡。另一面,美图赴港上市、腾讯业绩猛增引领了恒生科技股指上半年高涨38.7%,恒指涨幅亦达17.1%。港股TMT市盈率逼近40倍,欲打平A股。近一个月,众安保险、阅文集团、雷蛇科技、嘉映影業等内地TMT企业纷纷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或引内地TMT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内地资本市场遭政策重创,Pre-IPO企业将何去何从

上半年内地资本市场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定增新规出台,直接导致二季度定增规模大幅缩减,发行数量和募集金额均同比下滑70%。接着5月底又出台减持新政,虽为二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考虑,但着实打击了已排队许久的拟上市公司股东。再到本月中召开规格空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给未来五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定了基调,简单地说,过去资金脱实向虚、监管套利要坚决停止,过度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要严控,直接融资要稳健发展,去杠杆依然不能放松。同比前两次金融工作会,此次军委、武警部门均列席,彰显了中央对金融行业的治理决心。

总之,金融服务实业决不能再是一句口号。接下来,二级市场上那些故事大王和财技高手不得不面临更严的监管,市盈率动辄百倍、数百倍的公司将面临沽空潮,加之定增、减持新规不放松,日子越发艰难。

二级市场将长期不振已是普遍共识,一级市场虽未放慢发行速度,但过审率也下降到78%,照此势态或继续下滑,苦熬多年却落得功亏一篑。面对新常态,大批TMT和新经济Pre-IPO企业将何去何从?

恒生指数表现惊人,港股TMT市盈率直逼A股

反观内地股市的疲软表现,创业板甚至下滑7.3%,而香港市场在上半年却异常活跃,恒指累计涨幅达17.1%。在腾讯、美图以及美股阿里巴巴、京东的联动影响下,科技股指数高涨近40%,受此激励,市值10亿以上的TMT港股平均市盈率达36倍(除去仙股)。

如下图所示,腾讯控股、金蝶国际、中国育儿网、雅仕维等企业市盈率均超过30倍。同期,基于最新公布业绩的A股创业板企业,平均市盈率也不过36倍,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34倍。经过政策的调整,上证A股整体市盈率也已滑落到17倍。艾瑞咨询创始人杨伟庆认为:港科技股上半年的表现打破了不少内地企业对港股低市盈率的偏见,随着A股面临政府强监管、严整顿的坚定决心,市梦率的梦已到尽头,理性回归下,曾经的高市盈率恐再难回巅峰。

image001.png

港股在上半年的活跃表现,很重要的一点,得益于去年年底开启的深港通。根据艾瑞咨询的分析,目前沪港通、深港通的日均成交额近百亿港元,而2016年港股全年日均成交额才669亿港元,沪深直通对港股日均交易的贡献达到了15%,内地资金对港股的热情仍在不断上升。

深港通的开通不仅带动渐增的资金南下,更加强了TMT港股的流通性。如下图所示,近日来深港通的南下资金中,除了投向地产和银行,最大偏好就是TMT企业。随着内地股市的黯淡情绪持续发酵,内地资金势必分散转移南下,或在下半年众多港股利好因素下,掀起港股TMT热潮。

image002.png

港交所拟推创新板,避免痛失下一个阿里巴巴

近一个月来,众安保险、雷蛇科技、阅文集团等集中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融资规模在数亿美金不等,下一波金融科技、在线教育、现代物流、O2O和新零售等百亿估值的Pre-IPO企业也纷纷将IPO提上议程。为了抓住这波历史机遇,上个月港交所就设立创新板发出咨询文件,除了支持内地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的若干条件外,最重要的即同股不同权设置,目前正等待意见回复,并加快新板推进。曾多次荣获亚洲最佳中资投行的海通国际投行部执行总裁石平先生表示:“港交所考虑设计创新板,也是重大的转型升级之举,对于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的香港经济都有重大意义。”

当年一再坚持同股同权的制度令港交所痛失阿里巴巴,至今懊悔不已。要知道,上半年阿里巴巴的日均成交额近100亿港元,加上腾讯日均成交额也在50亿港元,AT两家的交易规模可占到整个港股的20%。就市值而论,2016年底港股总市值24.7万亿港元,腾讯一只股票占比即超10%。港交所要真正吸引全球投资客,比肩纳斯达克的影响力,岂能错过这一轮新经济企业的上市潮?

如今选择国内IPO,不仅是排队时间长,被毙的概率也不断提升,哪怕上了还不容易再融资,想减持还各种繁琐限制,等到减持时,市值可能已一落千丈。因此,站在今天的资本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香港或成内地TMT和新经济企业的IPO首选地:

首先就是快。新经济领域风云变幻,错过市场窗口期再想上就难了。一个财务和基本面良好的企业,通常8-10个月就能实现在香港挂牌。

其次,没有强制的连续盈利要求。香港上市准则中,市值过20亿、近一年营收和近三年累积现金流分别过5亿和1亿即符合盈利测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单》,估值过20亿的新经济企业超过200家。

再者,不少TMT和新经济企业采用VIE构架,拆除VIE相当繁琐,成本高、耗时长。

还有,上市半年后即可再融资,监管条件也没A股严苛。

当然,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如今港股TMT市盈率已逐步向A股靠拢,解开了TMT企业普遍存在的心结,外加沪深港通助力,香港科技股即将迎来春天。

艾瑞投融资研究服务

—— 中国新经济洞察专家

艾瑞投融资研究服务面向投资机构和Pre-IPO企业,提供IPO行业顾问、M&A商业尽调、战略投资研究等服务。2007年至今,近60家已上市企业在境内外IPO中引用艾瑞为行业顾问,如阿里巴巴、京东、美图、中通快递、智联招聘、学而思、华大基因、暴风影音等。

过去15年,艾瑞咨询服务了2,500多家企业,在TMT、教育、金融、大消费、物流/快递、地产/物业、先进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作为中国新经济洞察专家,艾瑞愿助力中国新经济企业实现高效的融资和上市进程。

如果您对我们的业务感兴趣,或者想进一步合作,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026-2099

咨询邮箱:ask@iresearch.com.cn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编辑: admin